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张丹院士:发挥国际化优势,推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04 20:42:17 来源: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娥

随着2023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有关生物医药的话题备受关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兴湾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丹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观点和对行业的前瞻性看法。

Q:您觉得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资料图】

A:生物医药发展迅速的势头,并没有因为全球各种地缘政治以及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它有自己独到的规律。

目前看来有几大趋势:第一,以生物医药为基础的发展势头迅猛;第二,以细胞基因治疗的崭新赛道发展速度超快,以至于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这类产品的比例占比越来越高。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美国FDA在审评人员的进一步招募中,全面向细胞基因治疗倾斜,所以这个赛道应该说是方兴未艾。而在这一领域中,中国在全世界是居于领先地位,但并不落后于美国多少,所以在这个崭新赛道中,我觉得中国是有非常大的机会的。

还有一个赛道现在也非常火,那就是ADC——抗体。它通过一个特殊的分子——连接子,带上杀菌分子在这种“毒药”的应用上,它能够精准杀灭一些肿瘤细胞。另外一个是核药,是一种掺杂放射性元素的药物,它不光是起到治疗作用,而且能起到精准定位的作用。总之,人类还是拼了命的想办法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用崭新的技术进行尝试。

最后一个赛道就是AI——人工智能,特别是有了ChatGPT之后,那种大数据模型带来新的药物发现、药物临床研发,乃至于大健康的应用也非常活跃。所以我认为,这几个赛道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此次生物医药大会在坪山召开,其主要内容也反映了上述这些变化。

Q:您认为目前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哪些?

A:目前即将面临的挑战有几项。第一,由于地缘政治发生的变化,其供应链的影响还是很大。比如说我们做细胞基因治疗用的培养基、检测试剂,它的供货时间和供货成本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二,我们也一直有担心,我们做药物研发的核心设备有没有可能受到影响。

第三,全球融资也发生了变化。由两年前社会资本纷纷向生物医药投入,到现在“凉”下来了。尤其是二级市场,以香港18A为代表的2/3企业都破发了,所以这方面造成了我们生物医药目前融资的短期困难。这个不是中国特有现象,欧洲也有这个问题,美国二级市场也同样跌了不少。我认为这是在疫情期间,全世界向生物医药巨大投资,回归正常的一个过程,这种情况当然不能跟高峰比。其实,比起疫情前也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只是大家需要来适应。

历史上,如果你看到生物医药的发展出现了这种上下起伏,这不是第一次,也一定不是最后一次,解脱目前的困局依然是崭新的技术、崭新的应用场景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所以我认为,未来两年内会出现一个新的可能的爆发点。

Q:面对这些挑战,您觉得深圳或者说坪山该如何去应对?

A:其实面临这些挑战,对所有的园区都有同样的处境,当然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我们深圳坪山怎么能利用这次的特殊的变化中取得先机?我就有几点可以值得考虑,第一,咱们坪山的地理位置还是非常特殊,邻近香港、澳门,离台湾也不远。也就是说,我们利用深圳的国际化非常强的特点,在我们制定的相关政策方面,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向国际,深圳坪山就能起到一个独到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我们的地域优势,使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体化的药物研发系统,比如说区域化的临床实验、区域化的生产、区域化的通关考虑,这些才能够使我们利用这独大的地域优势,在我们产品的生产、关键核心试剂的通关速度中取得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在这里的生产支持全球运行,以及全球化临床实验到深圳来,乃至多人种临床研究取得突破。这么一来,这次危机说不定为深圳赢得先机,创造一种难得的机会和条件。我相信深圳能做到。而且我们这行有这样的危机,那么挑战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独到的优势,就是永远有满足不了的市场需求,而我们市场依然强大。所以我们一定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取得成功。

审读:谭录岗

关键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