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青岛各级各部门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世界速看料
2023-06-23 07:08:09 来源:观海新闻

青岛各级各部门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把深学细悟的力度转化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扎实做好“自选动作”,全力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以扎实作风和有力举措增强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对专项行动的满意度,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效果体现到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成效上,体现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

各级各部门树立鲜明的政绩观,坚持以实干实绩论英雄,在调查研究中广泛收集诉求,主动服务企业,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让企业在青岛安心投资,群众在青岛舒心办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定向查摆问题,及时了解项目落地建设、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邀请企业参与党委政府决策,以“硬措施”促进提升“软环境”,让政策真正落到企业的“心坎里”。

市民营经济局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家眼中的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活动,成立6个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各区市开展调研工作,通过现场座谈、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倾听民营企业真实声音,了解民营企业真实诉求,梳理企业面临实际问题,共同探讨民营经济发展良策,收集企业调查问卷百余份,收到意见建议近百条,形成调研报告7篇,为进一步优化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市委统战部发挥联系广泛优势,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促交流。开展在青港澳台资企业营商问策活动,邀请相关政府部门现场倾听市场主体对涉企政策、服务、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要素保障及堵点痛点问题。举办青岛欧美同学会“海归圆梦”创新创业沙龙,发挥广大留学人员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项目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更多优质要素、创新资源在青岛聚集。出台《青岛市鼓励海外侨胞来青创新创业三十六条措施(试行)》,为海外侨胞来青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优质服务。迭代升级“青侨在线”一站式智慧为侨服务综合平台,协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和市公证处等职能部门,线上为海外侨胞提供政策咨询、远程公证和办理相关证件等业务服务,有效解决后疫情时代海外侨胞办理国内业务的堵点难点问题,上半年共受理业务116件,办结率达100%。

市工商联推出“@青岛”营商环境观察行特色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家走进企业、走进区域、走进政府部门等,使企业家多角度、多层次了解观察我市营商环境基本情况,热爱青岛、建言青岛、建设青岛。

市市场监管部门靠前帮扶企业,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培训,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纾解创新型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变“知产”为“资产”。

捷能中泰地块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低效片区项目,项目用地北临李村河,西侧临近唐河路、跨海大桥高架路等重要城市道路,属于城市风貌管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重点区域。中海集团通过招拍挂竞拍取得项目用地,正在编制规划方案阶段。为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和熟悉相关规划设计和风貌管控等方面的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拿地当日便安排专人跟踪和服务项目推进,提前介入规划方案设计和审查,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提供精准服务,保障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我们项目推进时间紧、任务重、工期急,感谢市行政审批局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金牌团队’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为我们答疑释惑、帮扶指导、纾困解难。”快捷高效的审批服务有力推动了项目进展,让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基建部主任宋海宾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市行政审批局聚焦全市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群策群力抓重大项目落地,组建由市、区两级60余名核心业务骨干参与的重大项目服务“金牌团队”,盯着项目干、围着企业转,在全流程审批服务上再发力。

针对基层一线反映的问题,各级各部门普遍建立专项行动问题处置工作机制,构建闭环管理工作体系,一体转办,快速处置,督促立行立改、即知即改。重点抓好督办落实、跟踪问效、系统提升三个环节,对问题逐一建立台账,明确办理时限,及时向当事人反馈问题办理情况,听取评价意见,对于反映的面上问题,注重建章立制,坚持举一反三、彻查整改,确保问题解决,整改到位。

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青岛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2023年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充分发挥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职能作用,推出七个方面33条措施,助力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市政府办公厅聚焦群众反映较多的“办事方便”方面问题,下沉到项目施工现场、机关单位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访谈百余人。以办事群众身份直接拨打有关部门服务热线,督查接听是否及时畅通、服务是否优质温馨、办事是否方便快捷。在政务服务窗口现场体验办事流程、服务态度、查看自助设备运行情况。根据调研情况总结提炼政务服务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市场主体自觉性和主动性等4方面问题,提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关注市场主体和群众感受等3方面意见建议。

市财政局主动担当作为,推动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在青落地,结束了北方没有水路离境港的历史。政策落地后,市财政局进一步强化协同合力推进落实,避免“重政策争取,轻落地实施”,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持续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青岛水务集团在提升水务服务质效上持续发力,开展“服务保障提升年”活动,深化主动服务和“无拒绝服务”理念,完善“客户代表制”,实现客户代表服务的“便捷化、零距离、全覆盖”。实施主动并联服务,推行用水报装、排水接入“一站式”集成办理“青水管+”服务,办理“青水管+”业务229个;推行“诉求速办”无拒绝服务机制,办理便民服务事项931件,解决用户多次来电、回访不满意等热点难点问题35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

青岛日报2023年6月23日1版

责任编辑:王凤一

关键词:

为您推荐